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4节(1 / 1)

徐指导怒,“看看她干的这事儿!”刘大夫这回忍不住了,“什么事儿?怎么了?我就看不惯你们这样,她跑100米和跑接力对她肌腱的负担来说是一样的,她怎么就不能选择自己要跑哪个啦?现在还想让她硬跑,腿不要了?后半辈子不过了?”“是,她有权力选择跑哪个!可她就完全为了她自己!明明陈焕之就能得金牌,她跑了又怎么样,有用吗?现在接力也黄了,我就不说国家荣誉咱们田径队的成绩之类的了,反正我给她在领导面前糊弄过去了,可是她妹妹、元绘云、韩英,看看她对得起谁,韩英可赶不上下一次亚运会了!”徐指导怒挂电话。“徐指……”陈焕之的声音从他身后传来,“要不,等后天再让方方姐试试?我觉得我这个……真不行。”最多再给她花两百万经验值,再多说什么也不行了。陈焕之心中的金牛座特性哭泣着说。徐指导叹了口气,“练你的吧,她那个脚真不行。以后退役还得嫁人呢。”陈焕之发自内心感叹,“徐指,你真是个好人。”作者有话要说:印度那个我改了个名字,是真事,那个女运动员后来试图自杀,幸好救回来了。印度那个保守程度,大家懂的,压力真的很大。第46章 46既然必须得上, 那就得想点办法了。中国女子4x100接力在亚洲赛场上最大的对手是日本队,但即使对日本队, 原本以苏方方为首的配置, 优势也是很明显的,现在苏方方不上换成她, 另外三个位置对位优势无疑, 她要做的就是尽量不在交接棒上拖后腿,以及发挥自己的速度优势。陈焕之扒拉扒拉自己的经验技能,先花了520w经验把中级冲刺从80升到100级,这样技能效果就是提高爆发30点, 持续9秒。这个技能持续时间在百米中也许是溢出的,因为她还要起跑、加速、调整重心,但在接力中这一连串动作都是在接棒之前完成的,因此接棒后只需要直接跑就行了, 能跑多快跑多快, 甚至还不够她覆盖全程。不过中级冲刺升到100级以后又提示需要技能点升级了。上次虽然升了中级,数值来了个□□, 但持续时间却重置了一部分,重新在1级时的3秒+1秒的基础上开始升级,因此她也只能暂时到此为止了, 还得为剩下的经验值找个去处。接力与100米不同,除了第一棒外,另外三个人都省略了起跑和加速跑的过程,全程都能以最高速的途中跑来完成, 因此一个配合完美的接力队,一个能够在最高速时交接棒不用减速的接力队,她们的成绩应该是远远小于四人百米成绩相加的。比如苏方方韩英四人,因为苏圆圆刚加入这个队伍也已经快一年了,她们的配合日趋娴熟,在训练中的成绩能达到44秒4以内,平均到每个人头上才11.1秒,这是她们在百米跑中谁都做不到的。之前和她们一起训练接力时,陈焕之就对四人的配合默契程度感到惊叹。20米的接力区加上前后各10米,总共40米的区域,在交接棒练习中,四人中任何两人配合都能在4.4秒以内通过,如果是苏圆圆交给元绘云这种固定顺序组合练习,则时间甚至能提高到4.25秒以内。而哪怕以陈焕之刚刚创造的最好成绩11秒22,平均速度8.91m/s,通过40米区域也需要将近4.5秒,而除了苏方方外的另外三人,实力都不过是在11秒4左右。这就是完美配合交接的威力。陈焕之在系统里翻了一下,觉得还是快速反应这个技能可能对完成交接棒有所帮助,当然了,就算她敏捷灵活各加100点,没有配合没有练习也是白搭,只能说在练习不足的前提下,能多少有点帮助。眼看着上午过去了一半,徐指导终于定下了棒次,“苏圆圆第一、韩英跑第二棒、元绘云第三棒、陈焕之第四。”既然棒次都变更了,那第一个要做的就是重测标志点。4x100的接力是在每一百米的前后十米也就是20米的区域内进行,称之为接力区,接棒人的起跑是在接力区前十米,因为高水平运动员一般在25-30米区间能接近自己的百米最大速度。而标志点就是当接棒人回头,看到交棒人跑过自己标记的标志点的时候,他就要立刻起跑的一个标志。这个距离是根据交棒人的冲刺速度和接棒人的起跑加速速度计算出来的,确保他们能在接力区的16-18米之间顺利达到速度接近相对静止、距离在1米左右,能够顺利地交接棒。因此当棒次顺序改变的时候,后三棒所有人的标志点都得重测。因为没带翻译,徐指导去帮苏圆圆和韩英测标志点,而加里教练来负责元绘云和陈焕之的标志点。老先生端着下巴在旁边看了半天了,这时候就说,“陈的起跑加速比平时慢,是因为害怕掉棒吗?”陈焕之摇头,“不,只是回头看着再起跑不适应。”加里评价,“你太缺乏接力练习了。”不过现在练也来不及了。他给元绘云和陈焕之做好了标志,让她们短距离练习了几次,不由得摇头,“元、不要减速,最后不要减速。”元绘云就不减速试了几次,要练这个每次交棒人连加速带交接棒得跑60米,几次后她的速度就保持不住了,都出了交接区还没追上陈焕之,看得加里大摇其头,“休息吧休息吧。”休息一会儿再跑,陈焕之又掉棒了,她从地上捡起来接力棒,简直沮丧。世青赛的时候她的速度没这么快,她身后的队友们速度也远远比不上元绘云,加入国家队后一共就合练了不到一个月,时间还主要花在了学习交棒和弯道上,即使每次都开快速反应,可是把手伸到后面握住接力棒然后缩回来继续跑这么简单的动作,不知道为啥接力棒总是要掉。加里也后悔了,“好吧,元,减速,最后稍微减速一下,我们重新测标志点。”这一天折腾到晚饭前,她们不过是根据四人的状态、速度和减速要求重新测了标志点而已。晚饭后徐指导大慈大悲未让她们继续训练,但陈焕之和元绘云饭后就在房间内一起练习原地交接。练到临睡前苏圆圆才回来,眼圈红红的。元绘云看她一眼,不太想问,挣扎了几秒还是忍不住关心,“方方姐怎么样?”苏圆圆摇摇头,“我姐说明天她先提前回去,在北京检查,如果能做手术就做手术,领导想让她参加明年的世锦赛。”元绘云挺吃惊,“肌腱没关系了吗?”怎么会没关系,可是苏方方的11秒24和陈焕之的11秒22是截止目前为止,仅有的两个拿到了明年大阪世锦赛门票的成绩,虽然两人的实力差距渐渐拉开,但田协领导们无疑更信任苏方方,当然希望她能参加。苏圆圆坐在床边发了会儿呆,拍拍自己的脸颊,强作振奋说,“也许明年八月之前就好了呢,反正手术总是要做的。”第二天早上的热身过后,徐指导让她们先按照昨天练的来一趟。他和加里一个计时一个发令。苏圆圆第一个冲了出来,徐指导眯着眼看着:不错,苏圆圆的起跑和加速是真不错,最少在前半程有她姐姐八分功力了;韩英是队内百米实力仅次于陈焕之的选手,第二棒需要跑126-128米,又是直道,正好适合她,她和元绘云只不过交接互换一下,默契没有问题,跟苏圆圆就差点意思,但也过得去,比较稳当;第三道弯度最大,由弯道技术最好的元绘云跑,她跟陈焕之交接的时候很明显减速了,但是好歹安安全全地递到陈焕之手里了;陈焕之刚一接了棒就像她百米后半程一样开始加速了,想法不错,但是她的速度能支持多久呢?徐指导手里握着秒表,双眼不错神地盯着陈焕之,眼看着她跑到最后十米的时候才撑不住有些慢下来,但靠着强大的惯性,还是顺利冲线了。下意识地按住秒表,徐指导一看,不由得一愣,不是成绩不好,而是超出他预计的好。44秒62,加上0.24等于电计的44秒86。这个成绩甚至跟日本队的申报成绩44秒83相差仿佛。虽然还是低了一点,跟原本的44秒4也没得比,但还有一天半啊,靠着练习把她们的熟练度再提高一点,只要能保持住不犯规、不掉棒,金牌也不是不可能啊。作者有话要说:我知我很短小……卡文,觉得自己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tat……我先睡了大家晚安……第47章 47整整一天都在训练中度过, 徐指导心急如焚,明明恨不得让她们彻夜通宵练习, 心里却明白必须到此为止了, 甚至明天白天的训练强度也最多三分之一,即使在充分热身的情况下, 完全强度的全程练习也就最多两次, 否则体力和肌肉得不到恢复,只会起到反作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