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军事历史>再婚[七零]> 第112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2节(1 / 1)

吴蓉听出来陈主任话里的音了,生怕再说下去更尴尬难堪,连忙附和道。“齐师傅,还是你爱人更通情达理,你可不能怪厂子,厂子也是没法子了,等明年厂子里情况好转些,一定给你恢复工资和待遇。就希望在这个时候,你能多体谅体谅厂子,厂子不容易……”陈主任又说了两句缓和的话。等他走后,齐大柱在家乱砸着屋里的东西,什么搪瓷缸,暖水瓶……全给砸了,就连他平时最宝贝的菜谱也扔在了地上。吴蓉不敢劝,又怕被旁人听到,看她们的笑话,等齐大柱终于不再砸东西,摊在床上的时候,“工资降就降吧,你们钢铁厂还是少不了你的……”总比没有了工作强吧。虽说榕城第一大师傅不是他齐大柱了,可王师傅只有一个,钢铁厂还是舍不得这个齐大柱的。“我齐大柱,十五岁就开始学厨,竟然被一个乡下做大锅饭的野厨子给比了下去……”齐大柱语气里充满了不忿,在他心里,即使所有人都认可了那个王翠芬,他也不会认。可他现在被这样的人压了一头,这口气怎么能让他咽的下去……齐大柱眼底满是阴翳和愤怒。天气一天比一天热,外面书上的蝉叫声,叫的人心烦意乱的。巷子里的人都拿着蒲扇,出来乘凉。“周文,你二爸抱回来一台电风扇!!!”汪虹冲进刘天家里,周文正在抱着一本厚重的大书在看,刘天孙小武在院子里跳格子。刘天的父亲是个大知识分子,不过很长时间都不回来,前段时间回来一次,带回来一个收音机。第二天就又走了,他见周文喜欢看书,他家的书多的很,就让周文想看的时候来他家看。他们两口子只生了男孩,一直想要个女孩,最喜欢周文去他们家。要是周文一两天没有来,刘天的妈还会过来喊她。刘天的妈是棉花厂的老师傅,平时喜欢养花弄草的,待人和善,汪虹她们最喜欢来她家找刘天玩。“啥,电风扇???”孙小武和刘天他们也顾不上跳格子了,一窝蜂的把汪虹给围住了。汪虹扒开他们,拽着周文跟在最后,跑着去看周文的二爸买回来的电风扇。巷子里的人此时都聚集在周家的堂屋里,议论着这个洋气稀罕的电风扇。“这电风扇可不便宜,我见百货大楼卖的差不多要八十五块钱哪。”“这抵得上两三个月的工资了,钱还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票证难弄,要是有票证,我家也想买一台。”“这鬼天气,热死个人,晚上热的都睡不着,要是有个电风扇,吹着这凉风多好……”大伙你一嘴,我一嘴的说着,羡慕的不行。挤在最前面的刘大娘,风扇一打开,吹的她浑身的热气都散了,扑面而来的风,“周文爸,你这风扇也太好了,从哪弄来的票证啊?不瞒你说,去年我家都想买个这电风扇,可就是弄不来这票证。”电风扇对一个家庭来说,那可算是了不得的大件了。有那日子过的一般的,谁舍得花这么多钱买个只能夏天用的电风扇啊。“这是我前段时间,帮厂子里省了点钱,他们就奖励我一张电风扇的票证。”周老二在罐头厂当临时工,这个工作还是人灯泡厂帮安排的,这两个厂子是兄弟厂子。因为他在厂子干的好,就被带着一块去替厂子采购做罐头的黄桃去了。在这中间替厂子省下一笔钱,厂子不光表彰了他,甚至还想把他给转正哪。“周文,往后你家就有风扇吹了,你二爸咋这么厉害啊……”汪虹她们羡慕的不行,站在最外面,踮着脚,往里面瞅。等王翠芬她们回来,才见家里多了一台电风扇,巷子里的几个娃,搬着小板凳,正排排坐着在她家吹风扇。“我的天啊,这哪来的电风扇啊?”王翠芬放下手中的东西,连忙进了屋。“二爸买回来的!!!”周文把位置让给了她奶,让她奶赶快吹吹,凉快凉快。“你二爸买的?”跟着进来的刘小蛾惊讶的不行。周老二之前没有告诉她们,就是想给她们个惊喜,家里有了风扇,一家人高兴的很。周家这个外来户,逃难的人,不仅在榕城扎了根,都有了工作,竟然还是巷子里第一个用上电风扇的人家。这可把巷子里的人酸死了,不过也就酸那几天,休息天的时候,王翠芬家里坐的都是人,周家成了比巷子树下更好的乘凉地。“蛋儿,来喝汽水!”这一入夏,周家的水桶里隔三差五泡着绿花纹的西瓜和橘子味的汽水。“她刚吃过冰棍,再喝汽水,别拉肚子了,咱待会还要去看电影哪。”周家人也赶上了时髦,趁着休息天,一家五口去电影院看电影去。听说今个的还是啥《小芳》,最近可火了,前个刘天的爸回来,他们一家人就去看了。王翠芬梳着头发,她比以前年轻多了,压根不像一个人,精神的很,浑身上下透着自信。即使双水村的人站在这,恐怕也很难把她和以前的那个梳着小髻的老大娘联想在一块。她成了大师傅后,整天有事做,说话办事也越来越有底气,从容。周老抠正在给孙女编辫子,他也和以前不一样了,现在穿的衣裳也不打补丁了,穿的是百货大楼卖的蓝色汗衫,头发上个星期刚在理发店理的。理头发的时候,顺便让人给刮了脸,以前的他,又瘦又黝黑,就一乡下老头,来了城里后,就给纸盒厂看看大门,有的时候赶着驴车送送货啥的。不用风吹日晒,一个月挣得工资,可比在乡下种地整的多,并且活也不累,吃的也好,最主要的是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不用再忧心了。这个心一放宽,每天乐呵呵的,人就长肉了。他吃的脸颊有肉了,脸也不那么干瘦瘪了,和城里这个年龄的人,越来越像。再穿戴的好点,真不是以前的周老抠了。周家人有饭吃,有事干,有钱挣,都各自干着各自的,越干越好,几乎每个人都变化很大。周老二已经成了正式工人,跟着厂长的小舅子专门负责厂子里采购上的事,有的时候,几天不着家也是常有的事。“就等你了,你咋恁磨叽。”王翠芬她们都收拾好了,就差还在屋里捯饬的刘小娥了。这一到苦夏,刘小娥吃的少了,原本有些圆润富态的脸又瘦了下来,她在屋里手忙脚乱的往脚上穿着新买的凉鞋。身上穿着周老二给她买的现在最流行的短袖碎花红裙子,头上斜梳了一个麻花辫,垂在前面的胸前,这是她跟她们厂子里的女同志学的。这样一打扮,刘小娥就和十八岁的大闺女一样,压根看不出她都结婚好多年了。“来了,来了……”刘小娥急匆匆的从屋里出来,把门给锁上。“快走快走,电影别开场了……”王翠芬催促着。“二娘,给你汽水。”周文和刘小娥走在最后,她把右手的汽水递给了刘小娥。这俩人走在一块,不像姐妹,就像母子,反正一看就是一家人。周文身上穿的也是她二爸给她买回来的浅蓝色裙子。这个时候的裙子,都不短,就像刘小蛾身上的那件,到小腿肚那里。刘小娥一手拿着汽水喝,一手牵着周文,“待会咱去买冰棍吃,还有瓜子……”刚刚在家吃的那根,没咋吃两口就没了。今个是休息天,又是上午,天还不太热,路上到处都是骑着自行车的青年,后座上坐着穿裙子的女同志。走路的人也不少,嘴里都在说着电影小芳啥的。周家人走在这些人中,再也没有了刚进城时的突兀。讲究的人毕竟是一部分,还有很多并不咋讲究,就像穿裙子的,只是小部分。……看电影结束后,他们一家人又坐公交车,来到国营饭店,喝了酸梅汤,吃了油泼馄饨,炸酱面。喝酸梅汤的时候,最好买一根三分钱的冰棍,放到碗里,这样一边喝一边吃,酸梅汤被冰棍弄的冰冰凉凉的,沁人心脾。国营饭店的油泼馄饨,也就那样,不过胜在馄饨颗颗饱满,晶莹剔透,皮薄的能看到里面粉嫩的肉糜,辣子麻香麻香的,里面掺的有炸的酥脆的花生米,还有炒好的芝麻。用开水烫好的黄豆芽,再放点香葱,最后爱吃醋的放点醋进去,周文喜欢吃胡荽,又和窗户里的师傅说了一声,让多加胡荽。胡荽,其实就是香菜,这东西有人爱吃有人不爱吃。周老二和周老抠爱吃蒜泥,又让人加了蒜泥。一碗油泼混沌就这样好了,吃的时候拌一拌,周文觉得应该叫油拌馄饨才对。后面,周老二父子俩没吃饱,又要了三碗炸酱面,他们俩一人一碗,王翠芬刘小娥还有周文她们仨分一碗。不是不舍得花钱,而是她们的胃口小,要多了吃不完浪费。吃好后,她们没有坐公交车,今个的天气还算凉快,走在大路两边的树荫下,偶尔还有风吹过来,一家人就当消食了。几人说着今个看的电影小芳,王翠芬是个泪窝子浅的人,在电影院哭的不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