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其他综合>在名著世界当貔貅[综]> 310. 第三百一十章自由奢华的汴梁40 撸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10. 第三百一十章自由奢华的汴梁40 撸猫……(2 / 2)

之后忙起来,就顾不得了,以后还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再见面。

至于白玉堂这不算客气的表现,那和她有什么关系,又不是她义弟,不需要她去哄。

于是和表哥告完别,又欣赏到了美色的柳金蝉果断告辞,期间只和白玉堂打了声招呼,没说任何话。

跨出门的时候,白玉堂终于开口,“等等。”

柳金蝉惊讶转身,“五爷有事吗?”

白玉堂扔过去一块通体碧绿的玉佩,“这个你拿着,遇到事情直接亮出来,江湖人都愿意卖五爷我一个面子。”

柳金蝉眼前一亮,虽然已经有了苏叶背书,但谁会嫌保证多啊,她当即郑重放入怀里,“谢谢五爷。”

柳金蝉走后没多久,之前的科举舞弊加谋反案终于审理结束,该砍头的砍头,该流放的流放,按照罪行判罚,不放过任何有罪之人,也不牵连一个无辜。

包大人和大理寺卿一同把结果呈上去,赵祯看完满意的点头,“包卿和许卿辛苦了,许卿下去吧,包卿留下。”

许大人顿了顿,立刻拱手告辞,内心有些许羡慕,包大人真的很受官家看重,除了庞太师,无人能出其右。

而庞太师或许还占了受宠的庞贵妃的光,但包大人却不一样,是孤臣和纯臣,但在官家那里的地位,却无人能撼动。

不过许大人也只是羡慕,而不是嫉妒,毕竟包公廉洁公正,不畏强权,铁面无私的品行,是他这种正统的文人最推崇的。

他自己做不到,对于能做到的包拯,怀有十二分敬意,然后……敬而远之。

包大人一点也不在意官场同僚的避险,只躬身站着,等待官家吩咐。

赵祯把那案宗又看了一遍,最后叹了一口气,“包卿,眼看科举在即,只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可主考官人选仍未决定,朝中已有不少人提出建议,催朕立刻决定人选,可朕看来看去,唯有你包拯一人适合。”

之前的主考官因为监管不力被撤职了,新的人选尚未决定。

“这……”包大人迟疑,科举一向由礼部负责,主考官也往往出自礼部或者翰林学士担任。

“包卿啊,此次科举关系重大,在考试前就闹出舞弊这么大的事,外面早已议论纷纷。虽然现在全部解决,但难免那些学子心里还存有疑虑,要是之后他们的成绩不理想,不会觉得是自己发挥失常,而是科举舞弊的人没有抓清,是其他人占了自己本该考中的名额。”

赵祯看着包拯,语重心长道,“所以此次的主考官,必须是学子们都信赖的人,此事非你莫属!”

包大人想了想,拱手接下这个差事,“臣遵旨。”

赵祯满意的点点头,“对了,之前听苏姑娘说,在试题方面,可以多准备几套,到时候直接抽签,抽到哪套用哪套,能有效避免泄题的风险,朕觉得这个方法不错。”

包大人微微皱眉,“只是花费甚巨。”

按照之前苏叶透露的方法,直接出个五六七八套试题,然后统统印刷出来,等考试前一天或者前两天,再由官家或者主考官直接抽取。

赵祯思考过后,觉得这确实比一套试题更加安全,但他不是不懂经济的人,知道印刷那么多试题,是多么浪费的行为。

现在之所以提出来,是希望包卿以及……苏姑娘能想出解决的办法。

他觉得,像苏姑娘那么聪明的人,一定考虑过浪费的问题,有解决的方法,才会说出来,而不是无的放矢。

因此,赵祯期待的看向包拯。

包大人:……

“是,”他只能拱手行礼,然后带着这个大难题,回去找公孙先生想法子。

公孙先生听完,思索了几许,并无万全之策,不过,“既然是苏姑娘提出的,她一定有办法。”

公孙先生和赵祯一样相信苏叶的智慧。

包大人点点头,让展昭请了苏叶来。

苏叶听完,笑着道,“我倒是有一个剑走偏锋的方法,就是怕包大人会认为有辱斯文。”

包大人摆摆手,“但说无妨。”

“其实很简单,把那些试题装订成册,卖给下届科考的学子,相信他们知道这些都是本届可能用到的题目,都会买一本回去练习。”苏叶道,“这样一来,不说五六份,二三十份都没问题。”

这就是后世的历届高考题啦,哪个高三学生没刷几本高考题?

当然了,后世可以这么操作,但这个时代把朝廷的威严和面子看的很重,历届考题别说卖了,流传出来的都极少,只有那些大族或者大书院,才会专门收集。

这也属于垄断资源的一种,能有效的防止寒门出贵子,除非是天资聪颖,不然相同条件下,一个拿历届考题训练过,写了文章还有老师和家中长辈指导的学子。

和一个完全接触不到这些试题,正式考试之前,一片茫然的学子,谁考上的概率更高一点?

显而易见嘛,所以科举考试进行了这么多年,为什么没有把历届的试题公布出来,是他们想不到吗?

不,是这些人精想要掌握这部分资源,为家中后辈增加筹码,减少对手。

所以极力反对试题和学子的文章公布起来,理由就是维护朝廷颜面。

新科状元的文章,那是谁想看都能看的吗?

而苏叶提出的方法,就更大胆了,不仅要公布,还直接卖出去,只要你有钱,就能买到。

可以想见,朝中一定有大臣提出反对,理由是朝廷颜面啦,科举是神圣和庄严的事,怎么能如此行事无忌,亦或者有违祖制,与民争利等等。

包大人是个开明的人,完全不觉得把试题卖出去,会有辱斯文。

反而他认为,这能让更多的贫寒学子得到实惠。

他当年科举的时候,也是老师给他出了一些试题,让他写着练手,这才能在科举时从容不迫。

虽然那些题是老师根据往年学生默写给他的文章,自己琢磨出来的,和真正主考官的水平不能比,但至少达到了练习的效果。

可更多的贫寒学子,还没有这样的老师能帮忙把关,那些试题能售卖的话,贫寒的学子们也能多一些见识。

因此,这个建议虽然可能得罪一些人,包大人依然打算向官家建言。

他看向公孙先生,公孙先生微微颔首。

虽然公孙先生出身官宦之家,自来不缺书本和试题,更不缺师资,但他却了解民生艰苦,知道一个贫寒学子,要得到这些内部信息有多难,因此在此事上,他举双手支持!

包大人当即换好官府,再次进宫面见官家。

赵祯听完这个提议,觉得非常不错,“不如等科举结束,没选中的试题,让翰林学士们写出文章来,放在试题后面,作为给学子们的参考。”

好家伙,这是连标准答案都弄出来了。

不,写文章没有标准答案,但可以参考一下,对比自己和翰林院官员之间的差距。

能成为翰林学士,负责给官家讲解经义,都是每届的前三甲,水平相当高,这也是给学子们树立一个努力的方向,总比一无所知,找不到目标强。

包拯立刻心领神会,躬身行礼,“谢官家。”

没错,赵祯此举确实发挥了他的传统艺能,拉了一批人支持这件事,而不是让所有官员联合起来抵制反对。

原因也很简单,这样一份往届的试题,哪个想要中进士的考生不会去买一份?

那是手抄都得保存一份的,因此,天下学子一定会看到后面附上的翰林学士的文章。

这也就意味着,他们要出名了,名扬天下,以后所有的学子都会认识他们。

而这也或许能给他们带来志同道合的学生,毕竟那些学子是按照他们的范文来练习写文的。

这相当于另外一种导师了。

这是又能出名,又能获得实惠的事,所以本届的试题例文选谁的文章,将会成为此事公布后的争论焦点。

这样一来,就没人会去在意此方法是谁献上来的,即便之后知道了是包大人干的,为了不得罪那些想要写范文的人,他们也只能憋着不说。

毕竟在这件事上,获得好处的不是一个两个,事情已然成为定局,就不能再为此得罪人了。

也因此,对包大人的仇视,就只能不了了之。

所以包大人诚心诚意道谢,官家此举,确实是在帮他。

赵祯摆摆手,“你下去准备吧,此次科举,务必保证公正公平!”

“是!”

随着包大人郑重应诺,开封府再一次忙开了,作为包大人最信任的下属,展昭也只能跟着忙前忙后,多一点和苏叶相处的时间都没有。

所谓好事多磨,展昭暗暗下定决心,不能再拖了,他一定要尽快和阿叶表明心意,不然还不知道等到猴年马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